养老服务不可缺少身心的护理
来源:本站原创 / 编辑:管理员 / 时间:2020-08-11 / 点击量:950
 
  7月下旬,再次开放一个多月,中山火炬开发区颐康老年服务中心就新增了五六位前来入住的长者。

  77岁失智老人张阿婆,家人无法专业照顾,被送进了这里;

  91岁的李奶奶,虽有自理能力,但家人工作繁忙,也被送到了这里;

  62岁的王奶奶,一周要做3次透析,由于住所没有电梯,外出看病十分不便,如今住到养老院,旁边就是医院,方便往返医院治疗。

  “封闭管理这几个月来,每天都有不少电话打来询问开门时间。上个月重新开放,就接收了好几位长者。”据颐康中心副院长何洁华介绍,颐康中心主要为火炬开发区内五保供养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,优先收住“三无”、“五保”、失能、失独、高龄、贫困老人。

  目前入住长者140余位,其中政府托底对象约为30%,开发区户籍长者约为70%。长者年龄段从60—98岁,平均年龄约83岁。

  “重要的是有人陪伴他们”

  80岁的添叔到颐康中心已经大半年了,但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。“你帮我打个电话给我儿子嘛。”这句话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口头禅。

  添叔很要强,年轻时经常做志愿者,体力也不错。后来行动不便,长期与轮椅相伴,但还是“不服输”,觉得能自理,不太乐意到养老院来。于是,工作人员对添叔作了一番专业评估。

  “我们对日常生活活动、精神状态、感知觉与沟通、社会参与等四个一级指标,以及下设的22个二级指标来为老人作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来判定长者的身体能力等级,分为轻度失能、中度失能、重度失能。”颐康中心负责人陈世开告诉记者,2016年,颐康中心成立老年人能力评估专业团队,这也是中山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团队。

  评估团队会在评估后为老人制定护理计划,也便于老人家属依据评估结果为老人选择合适的护理服务项目。自2017年至今,该评估团队已对中山9个乡镇开展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,累计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2500余人次。

  经过评估,添叔达到了护理标准,需要护理员的照护,于是入住了颐康中心。

  一开始,添叔一天要给儿子打上20多次电话。“我们一方面转移添叔的注意力,一方面与家属沟通,以前添叔的儿子一个月来一次,现在每周都来看他。”在陈世开看来,老人进入养老院生活时,心里抵触是正常的。有的老人会觉得自己还能自理,有的老人担心家人不再关心他了。“实际上,养老院始终代替不了家属在老人心中的角色,我们要三方一起协调。”他说。

  现在,添叔嘴上还是会嘀咕着要回家,但也总算能在颐康中心安稳地住下了。如今,他每天都会到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里,和大家聊天。“和老人聊什么内容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人陪伴他们。”陈世开说。

  从老人一举一动中了解需求

  颐康中心5楼是失智区,一共住了30余位老人,其中有20多位是轻度失智。47岁的阿秀是该区的护理班长,她从湖南来这里工作已经3年了。

  3年前,74岁的游叔入住颐康中心,刚开始脾气不太好,生气的时候甚至动手打人。“我们用柔和的方式和他交流,顺着他先。”阿秀了解到,游叔和太太感情非常好,于是就请游叔太太录制了一些语音片段,在游叔闹脾气的时候放给他听。每次听到老婆的声音,游叔都能很快平静下来。

  慢慢地,游叔适应了这里的环境,但身体欠佳,很少说话。“我们已经相处了3年,哪怕他不说话,我看到他的表情或者状态,也知道他需要什么。”

  最近,游叔住院了。阿秀一直挂念着他,抽空还到医院探望,为他理发。“他虽然不能说话,但看得出来还记得我。”阿秀觉得,护理员和老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。

  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,老人们不得不“困”在养老院中。如何让老人的生活能在限定的区域内也丰富多彩呢?